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高等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各专业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而设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设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完整地、准确地、简明地向各族学生传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总的方针政策,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在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中,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有的放矢,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说服力,使党的大政方针能够在教学中逐步进入学生的头脑,变成其行为的指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通过学习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掌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方法。

了解: 苏联模式;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理解: 时代和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掌握: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和主观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学习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涵、社会历史地和意义。

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形成发展的基本脉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即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的迅猛发展;

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之间的辨证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实践基础;

掌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新贡献。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党的思想路线提出、确立和重新确立的过程;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提出过程,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形成过程,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特点,理解和领会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

了解: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一百多年来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上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理解: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上产生错误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掌握: 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系统、科学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确立的依据;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意义,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深刻理解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当中总结的基本经验。

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基本经验的具体内容;基本路线的内容;基本纲领的内容;

理解: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基本路线各方面的相互联系;

掌握: 坚持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的重要性和途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历史意义。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三步”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意义,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现战略的措施,明确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了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制定的时代背景、国际环境和现实国情;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理解: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目标、步骤、重点、途径、特点、意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和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和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和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掌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重大意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三农”问题存在的社会历史现实原因和解决的思路。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框架,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坚持这一基本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了解: 计划经济产生的历史、理论根源;计划经济的特征和所造成的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发展演变;

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框架的基本内容;

掌握: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辨证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及所产生的后果。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治文明的含义及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认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长期性。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了解: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理解: 民主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法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法治建设的原则和途径;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掌握: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越性体现;政治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现实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含义;深刻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要求;

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础方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先进文化的科学含义;

掌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培育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作用深远历史意义。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认识以“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

了解: 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实践过程;

理解: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

掌握: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我国的外交政策,深刻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

了解: 时代主题的转换;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

理解: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原则;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掌握: 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内容和新举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际关系的新理论。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考验形成的,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了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认识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斗争;了解全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了解: 基本依靠力量所包含的内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

理解: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掌握: 提高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改善党的领导的客观必然性和基本举措;坚决铲除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重点: 时代和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难点: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和主观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之间的辨证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实践基础;

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新贡献。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重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全面创新的基本要求;

难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科学把握;坚持与时俱进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基本途径。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重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上产生错误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系统、科学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确立的依据;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基本路线各方面的相互联系;

难点: 坚持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的重要性和途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历史意义。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重点: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目标、步骤、重点、途径、特点、意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和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和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和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重大意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三农”问题存在的社会历史现实原因和解决的思路。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框架的基本内容;

难点: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辨证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及所产生的后果。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重点: 民主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法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法治建设的原则和途径;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越性体现;政治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现实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础方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先进文化的科学含义;

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培育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作用深远历史意义。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重点: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

难点: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原则;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

难点: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内容和新举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际关系的新理论。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重点: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难点: 提高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改善党的领导的客观必然性和基本举措;坚决铲除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