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 一般护理
  第四章 中医康复护理
  第五章 中医用药及护理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第七章 常见危重症护理
  第八章 中医护理表格与护理病历书写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教学目标】
1.掌握毫针刺法的适应范围及操作方法
2.掌握针刺意外的预防和护理
3.掌握灸法的分类及施灸的注意事项
4.掌握各种灸法的定义、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5.掌握各种施灸方法的操作
6.了解罐的种类、适用范围
7.掌握拔罐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8.掌握拔罐法的操作
9.熟悉放血法、截根法、割治法的概念及适应症
10.了解发泡法的概念及适应范围
   11.了解中药离子导入法的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12.掌握热熨法的概念、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其操作技术
13.了解冷敷法,熟悉中药灌肠法
14.掌握刮痧的概念、适应症、注意事项及其技术操作
15.熟悉熏洗法、溻渍法、腾洗法的概念、适应症及其操作
16.了解全身药浴法、涂药法、贴药法、吹药法
17.熟悉气功的种类、练功三要素及适应范围
19.掌握气功的防偏与纠偏及保健按摩功的功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针刺法
一、毫针刺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电针法
五、水针法
六、耳针法

第二节 灸法
一、概述
二、艾炷灸
三、艾条灸
四、温针灸
五、灸法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拔罐法
一、概述
二、罐的种类
三、拔罐方法
四、拔罐法的应用
五、起罐的方法
六、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放血法
一、概念
二、临床作用
三、适应范围
四、用物准备
五、操作方法
六、注意事项

第五节 截根法
一、概念
二、临床作用
三、适应范围
四、用物准备
五、操作方法
六、注意事项

第六节 割治法
一、概念
二、临床作用
三、适应范围
四、用物准备
五、操作方法
六、注意事项

第七节 刮痧法
一、定义
二、历史沿革
三、什么是“痧”?
四、刮痧的适应范围
五、刮痧的器具与介质
六、操作方法
七、刮痧须知
八、注意事项
九、禁忌症

第八节 熏洗法
一、概念
二、适用范围和作用
三、禁忌症
四、用物准备
无、操作程序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附:
㈠ 全身药浴法
㈡ 蒸法
㈢ 溻渍法
㈣ 腾洗法

第九节 换药法
附:
㈠ 涂药法
㈡ 敷药法
㈢ 贴药法
㈣ 吹药法
㈤ 坐药法

第十节 热熨法
一、概念
二、常用方法
三、禁忌症
四、注意事项
五、具体方法
㈠ 药熨法
㈡ 坎离砂熨法
㈢ 葱熨法
㈣ 盐熨法
㈤ 醋熨法
㈥ 大豆熨法
㈦ 热砖熨法

第十一节 冷敷法
一、冷水湿敷法
二、井底泥冷敷法
三、动物泥敷法
四、蛋清摩擦法

第十二节 中药离子导入法
一、原理
二、适应范围
三、用物准备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第十三节 发泡法
一、概念
二、临床作用
三、适应范围
四、用物准备
五、操作方法
六、注意事项

第十四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一、适用范围
二、物品准备
三、操作方法

第十五节 气功疗法
一、内养功
二、强壮功
三、保健按摩功

【教学时数】18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录像、示教、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