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本科)

前 言 | 教学要求和内容 | 本大纲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教学要求和内容
  绪论
  【要求】
  1.了解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2.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内容】
  1.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包括四个方面: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丰富的临床实践)。
  2.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4.《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要求】
  1.掌握阴阳五行的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内容,是中医学认识和研究人体生理、病理机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形成
  一、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㈠ 阴阳对立: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的两个方面,彼此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
  ㈡ 阴阳互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
  ㈢ 阴阳消长:阴阳在运动中互为消长,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㈣ 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二、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㈠ 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㈡ 说明人体生理功能。
  ㈢ 说明人体病理变化。
  ㈣ 用于疾病的诊断。
  ㈤ 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形成。
  一、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㈠ 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㈡ 五行生克。
  1.相生相克(生克制化是事物间相互关系的正常现象),相生相克的含义及次序。
  2.相乘相侮(是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反常现象)。
  二、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㈠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㈡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㈢ 用于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结合运用
  ㈠ 阴阳学说着重说明对立双方相互关系。
  ㈡ 五行学说着重说明多方面相互关系。二者结合运用更能说明中医的生理;病理关系。

  【教学方法】阅读课件,以及自学相匹配的文字材料。
   
  第二章 脏象学说
  【要求】
  1.了解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2.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五体、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3.掌握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以佐证生理。
  4.掌握脏腑之间的关系。

  【内容】概说
  1.脏象的含义和内容(脏腑、奇恒之腑的含义及其区别)。
  2.脏象的含义及脏象学说的形成。
  3.脏象学说的特点。
  ⑴ 功能为主。
  ⑵ 以五脏为中心。
   
  第一节 五脏
  一、心
  1.主血(包括心主本脏之血和全身之血)
  2.藏神。
  ⑴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⑵ 生命活动的总体现。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合脉,其华在面。
  6.开窍于舌。
  附:心包
  二、肺
  1.主气。
  ⑴ 主呼吸之气。
  ⑵ 主一身之气。
  2.主宣发肃降。
  3.通调水道。
  4.在志为忧。
  5.在液为涕。
  6.外合皮,其华在毛。
  7.开窍于鼻。
  三、脾
  1.主运化。
  ⑴ 化水谷精微。
  ⑵ 运化水湿。
  2.主统血。
  3.主升(包括升清阳之气、水谷之气、脏腑之气)。
  4.在志为思。
  5.在液为涎。
  6.主肌肉、四肢。
  7.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四、肝
  1.主藏血(藏血;调节血量)。
  2.主疏泄:舒畅气机,表现在调节情志和促进消化方面。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主筋,其华在爪。
  6.开窍于目(五轮)。
  五、肾
  1.藏精、生精:封藏之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阴、肾阳、肾精、肾气的关系。
  2.主水。
  3.主纳气。
  4.在志为恐。
  5.在液为唾。
  6.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7.开窍于耳及二阴。
  附:命门
   
  第二节 六腑
  一、胆:贮藏胆汁助消化,主决断。
  二、胃:受纳、腐熟水谷;主降。
  三、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
  四、大肠:传导糟粕。
  五、膀胱:贮尿、排尿。
  六、三焦:气与水液的通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主精神思维活动。
  二、女子胞:主月经和孕育胎儿,与脏腑和奇经的关系。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脾与肺;肝与肺;肾与肺;肝与脾;脾与肾,肝与肾。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肮。

  【教学方法】阅读课件,以及自学相匹配的文字材料。
   
  第三章 气血津液
  【要求】
  1.了解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2.掌握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
  3.掌握血的生成、功能与循行。
  4.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5.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6.了解气血津液主要的病理表现。

  【内容】
  第一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及其与肺、脾、肾的关系。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四、气的分类与分布
  1.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分布全身。
  2.宗气:积于胸中,上至息道,下至气街。
  3.营气:行于脉中。
  4.卫气:行于脉外。
  五、气的运行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水谷精微;精血互化。
  三、血的功能:营养全身。
  四、血的循行:心的推动,肺朝百脉,脾的统摄;肝的疏泄;藏血。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来源于饮食,由脾胃的气化而成;通过脾的运输、肺的宣降、肾的蒸化,经三焦布散全身。
  三、津液的功能:润泽全身、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4.血为气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
  2.气能行津;
  3.气能摄津;
  4.津能载气。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津血同源

  【教学方法】阅读课件,以及自学相匹配的文字材料。
   
  第四章 经络
  【要求】
  1.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生理。
  2.掌握十二经脉的定向和交接规律、分布与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3.掌握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部位。
  4.掌握奇经八脉的含义和督、任、冲、带的循行概况及其主要病证。
  5.了解经络学说在病理、诊断、治疗上的应用。

  【内容】概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经别、别络、浮络、孙络、经筋、皮部等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十二经脉的手足、阴阳、脏腑名称。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㈠ 走向和交接规律。
  ㈡ 分布与表里关系。
  ㈢ 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
   
  第三节 奇经八脉
  概说:奇经八脉的含义、内容、功能。
  一、脉;循行部位、功能、主要病证。
  二、任脉:循行部位、功能、主要病证。
  三、冲脉:循行部位、功能、主要病证。
  四、带脉;循行部位、功能、主要病证。
  五、阴跷脉、阳跷脉。
  六、阴维脉、阳维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阅读课件,以及自学相匹配的文字材料。
   
  第五章 病因病机
  【要求】
  1.掌握邪正概念和发病机理。
  2.掌握各种病因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3.掌握病机的一般规律。
  4.了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概念及与六淫外邪的区别。

  【内容】概说
  发病、病因、病机及病位的概念。
   
  第一节 发病
  一、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邪气的概念。
  二、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三、影响正气的各种因素(包括体质及遗传等因素)。
   
  第二节 病因
  概说:病因的内容、分类和临床意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辨证求因。
  一、六淫
  概说
  1.六淫的含义及其与六气的区别。
  2.六淫致病一般特点。
  ㈠ 风
  1.风为阳邪,其性浮越(外泄);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㈡ 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㈢ 暑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伤津气;
  3.暑多挟湿。
  ㈣ 湿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
  ㈤ 燥
  1.燥为阳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㈥ 火
  1.火为阳邪,其性炎热;
  2.易耗气伤津;
  3.易生风动血;
  4.易致肿疡。
  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概念及与六淫外邪的区别。
  二、疫疠
  疫病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的特点。
  三、七情
  ㈠ 七情的概念: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激作为致病因素。
  ㈡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㈢ 七情的致病特点:伤及五脏、影响气机、气血失调,导致痰、火、湿、食诸郁与动风等。
  四、饮食、劳逸
  ㈠ 饮食所伤:过饱;过饥;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㈡ 劳逸失度,过劳(劳力、劳心、房劳过度),过逸。
  五、外伤
  外伤、跌仆、金刃、水火烫伤、冻伤、虫兽咬伤。
  六、痰饮、血
  ㈠ 痰饮
  1.痰饮的概念:广义、狭义。
  2.痰饮的形成:肺脾肾与三焦的气化失常,水湿内停,得阳气煎熬则为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
  3.痰饮的病证特点:有形之痰为咳吐痰饮或凝结成块;无形之痰则因痰的部位不同,表现不同症状。
  ㈡ 瘀血
  1.瘀血的概念:
  ⑴ 溢出脉外且未消散之血。
  ⑵ 血行不畅所致的涩滞之血。
  2.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或外伤及其它原因。
  3.病证特点:
  ⑴ 定痛、刺痛、压痛;
  ⑵ 肿块;
  ⑶ 出血;
  ⑷ 面色晦暗;
  ⑸ 唇、舌、指甲青紫;
  ⑹ 脉细涩、或弦紧、或结代等。
   
  第三节 病机
  一、基本病机
  1.阴阳失调。
  2.气血失调。
  3.升降失常。
  二、外感热病病机
  1.邪在肌表。
  2.邪盛期。
  3.邪衰期。
  三、内生五邪病机
  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困;津伤化燥;火热内扰。
  四、脏腑病机
  1.五脏病机。
  2.六腑病机。
  3.脏腑兼并病机。

  【教学方法】阅读课件,以及自学相匹配的文字材料。
   
  第六章 防治原则
  【要求】
  1.掌握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了解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内容】   
  第一节 预防
  概说:预防在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治未病的含义
  一、未病先防
  ㈠ 调养身体:生活起居有规律;调摄精神;加强锻炼。
  ㈡ 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法。
  二、既病防变
  ㈠ 早期诊治。
  ㈡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则与治法的区别和联系
  一、治病求本
  ㈠ 正治与反治(含义及临床应用)。
  ㈡ 治标与治本(含义及临床应用)。
  二、祛邪与扶正的关系;运用祛邪扶正的原则。
  ㈠ 先攻后补。
  ㈡ 先补后攻。
  ㈢ 攻补兼施。
  三、调整阴阳
  ㈠ 损其阴阳偏盛(注意阴阳消长)。
  ㈡ 补其阴阳偏衰(注意阴阳互根)。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㈠ 因时制宜。
  ㈡ 因地制宜。
  ㈢ 因人制宜。

  【教学方法】阅读课件,以及自学相匹配的文字材料。